中国中药杂志

江苏中药发明专利申请质量研究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07

随着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全面推进,知识产权成为助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推动力。反应在我国中药产业中,如何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以促进中药产业发展成为重要课题。2016年12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草案二次审议稿)》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三审,其中重点提到了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江苏省作为经济发达省份和中药资源大省,在中药知识产权方面呈现出“重数量轻质量”的特点,中药知识产权整体创新能力和保护水平依然不高。本文通过研究江苏省中药发明专利申请质量,探索江苏省中药发明专利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促进江苏省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数据来源

近年来江苏省经济快速发展,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加强。为掌握江苏省中药知识产权的发展现状,本文统计并分析了2000—2018年间的中药发明专利申请数量。通过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数据库,制定检索式为“(申请日=: AND IPC分类号=(A61K36 A61K125 A61K127 A61K129 A61K133 A61K135)AND申请人地址=(江苏 南京 苏州 连云港 无锡 常州 镇江 盐城 泰州 淮安 扬州 徐州 南通 宿迁))AND(发明类型=(“I”)AND公开国家/地区/组织=(CN))”[1],检索截止日期为2019年3月16日,共检索到14 196条结果。

2江苏省中药发明专利质量现状分析

2.1专利申请量趋势分析

为从整体上把握江苏省中医发明专利态势,故对2000—2018年专利申请量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

图1 2000—2018年江苏省中药发明专利申请量

由图1可知,江苏省中药发明专利申请量整体上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中出现3次波动。尹克华等人在2007年集中申请,直接造成2007年江苏省专利申请量的突增;2011年江苏省各市发布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激励中药发明专利产生,造成2012年江苏省专利申请量突增;2014年张秋云、徐梅两人集中申请中药发明专利,其专利申请量分别达247件和179件,同时国家开设“产学研联盟的中药企业新药孵化基地”,在相关政策扶持下,2014年江苏省专利申请量再次形成突增。需特别指出的是,由于专利数据公开具有一定滞后性,故2016—2018年专利申请量在此不做分析。整体上看,2000年以前江苏省处于知识产权制度探索初期,专利申请数量少;2005年江苏省进入知识产权制度的快速发展期,专利申请量开始增多;2011年后江苏省各市发布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积极助推知识产权发展,中药发明专利申请量开始迅速增多。

2.2专利授权量分析

在政府奖励政策①的影响下,江苏省中药发明专利申请量逐年增加,虽达一定申请量,但授权率却不容乐观,本文统计了2000—2018年江苏省中药发明专利的授权量,见表1。

表1 2000—2018年江苏省中药发明专利授权量分析年份申请量(件)授权量(件)授权率%%2%.91%2.71%2.96%2.57%2.16%2.52%2.68%2.96%2.74%2.74%2.80%2.73%2.58% .93% 0.48% .00%

从表1可以看出,江苏省中药发明专利的授权量并不高,专利授权量最多的是2013年,为342件,整体上看授权率逐年递减。为更清晰反映授权率的变化,本文绘制图2。

图2 2000—2018年江苏省中药发明专利授权量趋势

由图2可看出,随时间变化,申请量与授权量之差越来越大,授权率越来越低。2000—2004年,虽然中药发明专利申请量少,但其专利授权量高。2005年后,授权率逐年递减,且申请量的每一次突增均对应授权率的一次低谷。从前文统计中可知,个人集中申请的中药发明专利质量极低,造成申请量突增对应授权率低谷的现象。而2011年为配合各市出台的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江苏省财政厅出台相关发明专利奖励政策,同时南京、泰州、苏州等市相继出台奖励政策,部分申请人缺乏正确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仅为获得专利申请奖励资金,未关注专利申请质量。且201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提升专利申请质量的若干意见》影响了2014年、2015年的授权率,两年授权率均不达10%,江苏省中药发明专利申请质量亟待提高。

2.3专利申请人分析

通过对专利授权量的分析,得出其申请量与授权率的变化,揭示出江苏省中药发明专利“重数量轻质量”的特点。而专利的申请来自不同主体,不同的申请主体也是影响专利申请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故本文对江苏省中药发明专利的申请人构成进行分析,见表2。

表2 2000—2018年江苏省中药发明专利申请人构成分析机构属性申请量(件)比例各类企业13 00259.32%高校及科研所1 4916.80%机关团体1880.86%个人7 .01%

上一篇:中药鉴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