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杂志》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女性对美的追求仍在不断探索,而且对物质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天然护肤原料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中药应用于美容化妆品的历史悠久[1],在古代中药就已经被普遍应用于美容上。在现代生活中,中药中的有效成分更是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化妆品中。化妆品的基本功效主要是保湿、美白、防晒和抗衰老作用。本文根据化妆品功效对中药原料进行分类,并对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在化妆品功效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1 保湿
缺水是导致皮肤生理结构发生变化的关键。一般表现为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失去光泽,色素沉积等,严重会诱发皮炎和痤疮等皮肤病[2]。因此,保湿是护肤的关键。目前化妆品中的保湿方法主要是在皮肤表面涂抹一层油脂防止水分蒸发,或是吸收外界水分保湿[3]。化妆品中以保湿为主要功效的中药种类很多,代表性的为芦荟和白芨。
1.1 芦荟
芦荟(Aloe vera(Haw.)Berg)是百合科芦荟属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其品种繁多,其中美国库拉索芦荟是品质最优的常用品种之一。芦荟富含蒽醌类化合物、多糖、氨基酸、多肽、有机酸和维生素等水溶性活性成分,能增强皮肤角质化组织的吸收性能[4]。是化妆品中常用的保湿剂。任海毅等[5]从芦荟中提取多糖等有效活性成分来筛选保湿成分,其结果显示芦荟多糖能提高皮肤水合状态,同时降低经皮失水,对皮肤有明显的补水保湿功效。DAL’BELO[6]等研究了不同浓度芦荟多糖对人手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和失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内不同浓度的芦荟多糖均可以使角质层含水量升高,失水量降低。因此,芦荟在化妆品原料中起到保湿的功效。
1.2 白芨
白芨(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nb.f)为兰科植物。其主要成分为白芨多糖。白芨具有收敛、补肺、止血、消肿等作用。白芨作为化妆品配方中的常用原料,具有润肤保湿,延缓皮肤衰老及抗菌消炎的作用[7]。孔令姗等[8]考察了白芨多糖的吸湿保湿性能并添加到面霜中进行皮肤水分测试,测试结果为相对湿度为43%时最大吸湿率为6.0%,保湿率为88.8%,在相对湿度为81%时最大吸湿率为99.0%,保湿率为105.5%。结果表明白芨多糖具有良好的保湿效果。
2 美白
人们不同的肤色取决于黑色素的含量与分布[9]。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催化作用下,逐步氧化为多巴、多巴醌、多巴色素,最终形成黑色素[10]。在目前的化妆品原料中,中药的活性成分主要是通过清除自由基来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方式抑制黑色素的形成,从而起到美白的作用[11]。常用的美白中药化妆品原料为黄芩、白芷、川芎和红花等。
2.1 黄芩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唇形科草本植物黄芩的根。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黄芩作为化妆品原料具有美白祛斑抗炎等作用。张目等[12]研究黄芩、虎杖和地榆等中药提取物对B16黑色素细胞的增殖、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及黑色素合成的影响,结果显示黄芩等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有抑制作用,减少了黑色素的含量。李馨恩[13]运用生化酶学法对提取得到的黄芩苷、黄芩素进行酪氨酸酶抑制率测试,结果显示黄芩素和黄芩苷均对酪氨酸酶有抑制作用。
2.2 白芷
白芷(Angelica dahurica(Fisch.ex Hoffm.)Benth.et Sav)为伞形科植物白芷的干燥根,味辛,性温,归肺、胃、大肠经,具有祛病除湿、排脓生肌、活血止痛等功能[14]。白芷是常用的美白中药,用于美白功效方剂中历史悠久,在《本草纲目》等众多医书中均有记载[15]。白芷也是古代著名的美白方剂“七白膏”的主要原料[16]。全雪莲等[17]论述了七白膏中白芷等七种中药美白皮肤的药理作用。胡大强等[18]提取白芷中欧前胡素,用多巴速率氧化法测定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其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分别为(15.)%、(25.)%、(40.)%。表明白芷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有抑制作用。徐世芳等[19]研究白芷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经过酪氨酸酶活性测定,白芷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对酪氨酸酶的活性抑制作用较强。
2.3 川芎
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为伞形科藁本植物川芎的干燥根。主要成分为酸性成分、挥发油和含氮化合物。《普济方》中记载了川芎的美白作用。张智萍[20]筛选了川芎等几种美白作用的中药材,测定其提取物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开发川芎为潜在美白功效的中药材,并研制了以川芎为主要活性成分具有美白功效的川芎膏。
上一篇:古建筑避蠹研究初探以故宫养心殿内檐糊饰为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