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杂志》
1 斑马鱼模型在中药毒性研究中的适用性
1.1 斑马鱼模型评价中药毒性具有可靠性
1.2 斑马鱼脏器毒性响应机制具有相似性
2 斑马鱼模型在中药毒性研究中的应用
2.1 筛选和确认毒性部位及成分(群)
2.2 确定中药的毒性靶器官及其毒性机制
2.3 阐明不同产地对中药毒性的影响
2.4 阐释中药炮制减毒内涵
2.5 阐释配伍减毒内涵
2.6 阐释毒性-代谢关系
2.7 潜在中药的毒性筛选和评价
2.8 其他
3 结语
文章摘要:毒性中药的临床使用是中医药的特色,在慢性疾病和重大疾病的救治过程中应用广泛。但是毒性中药的毒性研究数据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为系统阐述毒性中药的理论和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充分的参考依据。中药配伍、炮制是中医药临床减毒增效的有效手段,准确而系统阐释配伍、炮制原理对中医药安全有效性至关重要。近年来,由于特定的生理学优势,斑马鱼已经逐步成为药物(中药)毒性研究的模型生物,逐步被用于各种有毒物质的筛选和评价。对近年来利用斑马鱼进行中药毒性评价、炮制减毒、配伍减毒及毒性机制研究等进行总结,以期为斑马鱼在中药毒性评价中的广泛应用和相关毒性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
文章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