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杂志

别提好不好吃,鱼腥草有毒吗?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01

有这么一道菜,令爱之者甘之如饴,恨之者闻风丧胆--它就是“凉拌折耳根”。

折耳根又叫鱼腥草,顾名思义,有一股鱼腥臭一般的味道。这几年,对鱼腥草的争议已经不仅仅在口味上了--很多人认为鱼腥草有毒不能吃。

所以,鱼腥草,到底有没有毒?

凉拌折耳根,来源见水印

人们认为鱼腥草有毒,主要是因为它含有一种叫“马兜铃内酰胺”的物质。而要谈到“马兜铃内酰胺”,就必须从“马兜铃酸”说起。

“马兜铃酸”是马兜铃属植物所含有的一种特殊成分,这些植物包括:马兜铃、关木通、广防己、天香藤、青木香等,它们有些部分可以入药。90年代开始,陆续有一些马兜铃属植物导致肾病和尿路上皮癌的病例报告,这使得人们对马兜铃属植物的毒性开始重视,医学界也开始提出了“草药相关性肾病”这个概念。

1990-1992年,在比利时,许多服用了一种减肥药的人发生了迅速进展的肾衰竭,不得不接受透析或肾移植。一开始,医学界百思不得其解,因为这种减肥药在比利时已经销售了很多年,之前的服用者一直没有出现肾衰竭病例。后来科学家发现,这种减肥药本来含有一种叫“粉防己”的草药成分,在那几年,不知为何,被替换成了含有马兜铃酸的“广防己”。

上图广防己,下图粉防己,两种植物都用根系入药,傻傻分不清楚……

在对那些接受了肾移植的病人换下来的肾进行检查时,研究者发现,许多肾脏已经发生了早期癌变,并且癌变的发病率和服用的减肥药剂量有一定相关性。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了广防己致癌的机制:马兜铃酸能形成一种加合物,附着在细胞内DNA上,使细胞产生基因突变。这个机制在动物实验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草药相关性肾病”得到了一个更为精确的名字--“马兜铃酸相关肾病”。此后,许多欧美国家纷纷禁用了含马兜铃酸的药物。

马兜铃酸能在细胞内形成DNA加合物

不过,说了这么多马兜铃酸,它和我们前面提到的鱼腥草有什么关系?不是说鱼腥草含有的不是马兜铃酸,而是马兜铃内酰胺么?

马兜铃酸在人体内可以代谢为马兜铃内酰胺,从尿液中排出。虽然马兜铃酸致癌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但是马兜铃内酰胺到底有没有毒,至今仍不是很明朗。

目前,有一些学者利用细胞实验初步探索了马兜铃内酰胺的毒性,结论大多数是:马兜铃内酰胺能对体外培养的尿道上皮细胞造成损伤,在一些实验中这种损伤作用甚至强于马兜铃酸。然而,细胞实验毕竟还是初步结论,在动物或者人体上,马兜铃内酰胺是不是有同样的作用,还是说不好;何况,马兜铃内酰胺有许多亚型,实验用的和鱼腥草含有的是不是同一种,也说不好……

总之,含有马兜铃酸的植物有肾毒性,能导致尿道上皮癌,已经得到了科学证实;马兜铃内酰胺是否有类似作用,鱼腥草到底有没有肾毒性,目前证据还不足。希望在未来能有更进一步的研究,来给这个争议重重的话题下一个更准确的结论吧!

Ref:

https://nephro-necker.org/pdf/2009/08_Nortier_28_avril.pdf

Li J, Zhang L, et al. Toxicities

上一篇:健识药师谈|头晕、肢端麻木,牛黄解毒片不可
下一篇:中医药写入中国2型糖尿病指南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