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杂志

一字之差千里之别,容易弄错的中药有哪些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9-05

万物有灵,草木有情,养阳中药,各有神通。对医生来说,使用药物就像使用士兵一样。根据性质和优点,性质相近的大药和小药名称相近,但功效不同。


在中药的日常应用中,人们往往将名称相近的中药视为同一种药材;并且由于药品的简称、通用名称、名称相近,容易混淆,导致使用不当,影响疗效,甚至用错名称。

名称相近易混淆的常用中药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让药剂师详细告诉你。

百夫片和百夫子

两者不仅名称相似,形体也相似,但“神”并不相似。一些专业人士经常在这里感到困惑。虽然两者都有毒,但它们是两种来源不同、功效不同的药材。由于药品名称的相似性,往往会被冠冕堂皇,给临床用药带来安全隐患。

《本草纲目》中有这样一句话:“白附子因与附子相似而得名,不是附子的一种,是阳明精药。”

白附子


[来源] 天南星科植物独角兽的干燥块茎。临床常用加工品:白附子。

【性状】本品为圆形或椭圆形厚片,外皮淡褐色,切面黄色,切面有角质。它有淡淡的味道和轻微的刺痛感。

【功效】祛风化痰、镇痉、解毒、止痛。

临床用于中风痰多、口目斜斜、语涩、惊厥癫痫、破伤风、痰热头痛、偏头痛、瘰疬痰核、蛇咬伤。

白色贴膜

< /p>

[来源] 毛茛科植物乌头根的加工品。

【性状】无皮,黄白色,半透明,厚约0.3cm。

【功效】回阳救患,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用于阳萎濒死,四肢冰冷,脉弱。肾阳虚,阳痿,宫寒,寒吐泻,腹冷痛,阴寒水肿,心阳不足,胸痛心痛,外感阳虚,寒湿痹痛。

【注意事项】要先炒,久了。不宜与半夏、瓜蒌、贝母、白芨、白芨同用。

山茱萸与吴茱萸

9月9日重阳节,“一个人不够插山茱萸”之争,到底是山茱萸还是山茱萸?有不同的意见。

山茱萸


[来源]山茱萸干燥成熟的果肉,枣皮的俗称。

【功效与主治】补肝肾,去涩固。用于头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小便频数,遗尿,崩漏,多汗,体虚,内热口渴。

吴茱萸


[来源]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吴茱萸疏干果。

【功效】散寒止痛,降尼止吐,助阳止泻。

金戈鸿《西京杂记》:“汉武帝宫家贾佩兰,9月9日戴山茱萸、食、菊酒。”可见,重阳种植山茱萸的习俗有两千多。多年的历史,到底什么是山茱萸?

山茱萸气味浓,驱虫除湿,辟邪避灾。它可以直接戴在头上,也可以装在小袋里。有学者认为,重阳种植的山茱萸应该是吴茱萸。吴茱萸香气浓郁,被称为“避邪翁”。山茱萸滋肝肾,收涩固结,气味微弱。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吴茱萸原产于吴国,取名吴榆。吴国曾向楚国进贡吴语。谁知楚王不喜欢吴煜,十分不悦。他不听使节的解释,把他赶走了。幸好精通七黄的朱大夫追了吴辰,离开了吴煜。一日,楚王因偶尔感冒复发,胃痛难忍,诸药无效。朱大夫用乌鱼煎汤治王病。楚王内疚,立即派人到吴国道歉,并大力号召楚国人栽种吴语。楚王为了赏赐朱大夫,改名吴玉宇。

金英子和金灵子

两人不是姐妹,而是来自不同家族的药,根本没有血缘关系。

金英子


【来源】蔷薇科植物金鹰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功效与主治】固缩小便,固崩止带,涩肠止泻。用于遗精、尿频、崩漏;慢性腹泻和痢疾。

《本草》载:“止呕、行血、生津、收虚汗、抑火、养精、强筋骨、养五脏、养血气。 ,止咳,止喘,治忧郁心悸,止脾,止血,止痢,水无助。”

金陵子(金陵子叫川梅子)


[来源]楝科植物。

【功效与主治】清肝散热,行气止痛,杀虫。用于肝郁化火,脘腹胀痛,疝气痛;虫积腹痛。

《太平生辉方》中华金灵子散服用川子子、延胡索各一、二组方,疏肝散热,活血止痛,治疗肝郁化火证.

草豆蔻、白豆蔻和肉豆蔻

白豆蔻、草豆蔻和肉豆蔻属于姜科。气味是辛辣和温暖的。入脾胃,能祛湿。散寒止吐,临床用于治疗寒湿阻滞,中焦,胸闷,腹胀疼痛,呕吐,恶心,大便不畅,口轻粘。但由于其优缺点各异,临床应用各有特点。

上一篇:两年两次患癌,中药院士坦言:中药不能根治癌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