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杂志

辛弃疾为妻子写了一首情诗,内含25味中药,夫人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8-22

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

宋代:辛弃疾

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堂。连翘首,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

这首词上阙写景,下阙抒情,是标准宋词的形式。在上阙中,词人描述了沙场之中的景物,虽然有些凄冷,但并非孤寂。

然而更加令人叹服的是,范氏收到丈夫来信后,又用药名写了一封回信,其文学与医学功底丝毫不输辛弃疾:

槟榔一去,已历半夏,岂不当归也。

他留下来的600多首词里面,内容涉及了国家、百姓、战争、和平、节气、饮酒甚至梦境等等。

这些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才华横溢的笔墨背后,映衬着一个饱满的影像。

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硫黄。

抛去一代名将的身份,辛弃疾(字幼安)在诗词方面的成就也不遑多让,他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济南老乡李清照(字易安)并称“济南二安”。


凭着这个壮举,他成为世人皆知的大英雄。

人生三七过,看风吹西河柳,盼将军益母。

在大多数人眼里,辛弃疾就是一个盖世奇侠的形象。

23岁那年,他带领一支50多人的队伍,深入人的敌营,活捉叛徒,然后千里骑行,将叛徒押解至南宋朝廷所在地临安,此举也吸纳人回归南宋。

满庭芳·静夜思

因为辛弃疾并没有将作战当作苦差事,而是把它当作实现平生理想途径。所以,我们能从中读出那份危险,却读不出丝毫的无奈。

相传他在新婚不久接到前往一线抗金杀敌的任务,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在夜卧沙场时,辛弃疾对妻子范如玉产生了浓郁的思念,最终情不自控的给娘子写下了一首思念情诗叫《满庭芳·静夜思》:


豆蔻不消心中恨,丁香空结雨中愁。

《辛弃疾词传》中选取了辛弃疾一生中所作的词和传,难得的是,这本书还以辛弃疾的词为主题,从当时的社会观念与时代背景出发。

妻叩视天南星,下视忍冬藤,盼来了白芷书,茹不尽黄连苦。

这封回信中,至少嵌入了17味中药名,分别是:槟榔、半夏、当归、使君子、刘寄奴、芍药、天南星、忍冬藤、白芷、黄连、豆蔻、丁香、人参、三七、西河柳、将军、益母草。

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黄。

辛弃疾与妻子范氏,这一来一回两首小词,用奇思妙想把相思之情表达到淋漓尽致,既富有情趣,又感人至深,实在令人拍案叫绝。

词人巧妙地镶嵌在词中,并没有太过生硬,表达了对于妻子的思念和挚爱之情。

其中,“人生”谐音“人参”,而“将军”是“大黄”的别称,也是一味常见中药。

这25味中药,分别是云母、珍珠、防风、沉香、郁金、硫黄、柏叶、桂枝、苁蓉、水银、连翘、半夏、薄荷、钩藤、常山、缩砂、轻粉、独活、续断、乌头、苦参、当归、茱萸、熟地、菊花。

谁使君子,寄奴缠绕他枝,令故园芍药花无主矣。

下阙作者的真性情流露,那就是在战争之余,想念还在家乡独守空房的妻子。虽然不惧战争,但硬汉也有柔情,辛弃疾也挂念新婚妻子,希望能够尽快结束战争,夫妻团圆。

“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

对辛公的生平际遇、诗词艺术、社会活动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参考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再现了辛弃疾传奇的一生。

上一篇:华泰柏瑞中证中药ETF净值下跌1.03% 请保持关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