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杂志》
民间中医自由行医自然是不可能的,任何事情都是需要有规矩的,行医自然也应该有自己的规矩。现在很多人错误的认为需要放开民间中医,虽然初衷是好的,但是所谓的放开到底是如何放开呢?或许大家并没有一个好的方法和建议。不过作为一个中医人,个人有些小建议,仅供参考。
民间中医自由行医自然是不可能的,任何事情都是需要有规矩的,行医自然也应该有自己的规矩。现在很多人错误的认为需要放开民间中医,虽然初衷是好的,但是所谓的放开到底是如何放开呢?或许大家并没有一个好的方法和建议。不过作为一个中医人,个人有些小建议,仅供参考。
既然聊的是放开民间中医,那么也就没有必要说太过冗长的中医历史,因为那毕竟是历史,再怎么辉煌也毕竟是历史。
中医之所以走到今天的地步,和以下几点有关系一方面和中医难以普及的理论体系有关系,同时学习中医对人的要求很高,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学习的。高校培训理论和实践脱节,民间中医缺乏成为合法医师的渠道。
另一方面则是近二百年的历史有关系,外敌的入侵,国人对自己文化的不自信,加上近百年的战争,让西医展现了它的独特优势。
第三则是国家政策引导的问题,建国后,毛曾说过:“中医是我们的瑰宝,应当努力发掘”,但是如何发掘?如何发扬光大呢?并没有一个合理的,适合中医发展的具体方法和方案。
最后就是改革开放之后,举国上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文化,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加上现代人急功近利,浮躁的心态,一心向钱,只要赚钱快的就是好技术,好方法。只要是赚钱慢的就都是落后的技术。
以上四点导致了现代人学习中医的越来越少,这就导致中医逐渐的被边缘化,再加上自媒体的发展,很多中医黑肆无忌惮的诋毁和抹黑中医,导致很多不了解中医的从内心深处抵触中医。
那么,民间中医到底应该如何走出困境呢?至于民间中医如何走出困境,我个人有自己的看法,然而,这并不是一考了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所谓的民间中医,有的是自学的,有的是家传的,有的有理论基础,还有一些专业技术类型的,并没有太多的理论基础,特别是治疗外伤以及各种骨伤科的民间中医。
所以,针对自学中医的,考试完全没有问题。但针对那些实践型的,动手能力强,理论基础弱的民间中医,如果仅仅依靠考试,是完全不合理的。特别是一些年龄比较大的,自己有一门独特的中医技能,搞了大半辈子但却并没有太深的理论基础,这些人就更不能一考了之了。
个人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民间中医备案制”。其实想要知道民间中医的技能、人数、水平并不难,只要我们的“公仆”愿意“走出来”、“走下去”、“亲调研”。什么是走出来?走出来就是走出办公室。走下去就是走进百姓间;亲调研就是亲自调研。然后将调研的结果根据专业分科、患者口碑、行医时间进行合理分类。
分类之后可以通过当地门颁发“民间中医许可证”,这个证书类似于现在的“确有专长证书”,但不同的是这个只需要在当地门进行登记和备案,而不是机体参加考试。证书颁发之后准许其在家中行医,但不能注册门诊或者诊所。并定期向当地门汇报诊疗数据,并允许门对患者进行抽查,以了解患者的疗效和口碑。
从颁发证书之日起,给民间中医一定的期限,三年五年都可以,然后通过当地群众评价以及患者的口碑,对其进行职称评审,合格的准许开馆行医,不合格的直接取缔或者留观。
其实,要想民间中医逐渐恢复生命力,大量的工作需要来做,而不是有多少人学习中医,学习中医的人再多,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生存土壤和环境,它也发展不起来的。当然,我的这个建议可能需要地方职能部门跑起来,真正做到“公仆”的最终定义。否则什么都是空的。
很高兴你有这个想法,想尝试用科学论证中医药。这个实验说难也难,因为测试步骤很繁琐。说简单也简单,因为这个实验的成功意味着巨额的财富。所以到现在还没有成功的双盲测试。并不是因为没有人去做。比如最近李兰娟做的莲花清瘟临床疗效论文,虽然说的很婉转,但是测试结果清楚的表明,莲花清瘟对肺炎的治疗没有什么效果。我个人非常希望,有中药可以通过双盲测试。毕竟中药是我国独有的。但是,在证明其疗效之前,我们不能因为是我国独有的就盲目的相信和使用。当前我国靠着发展科学技术。靠着的勤劳,赢得了现在的大好局面。富裕起来了,各种想法也多了起来。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但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更加清醒的区分科学与文化。中医药关系到群众的生命安全。必须把它放到科学领域进行严格管理。最后希望国内研究中医的人士,一定要走正道,用科学来提炼中医中的精华。不要再闹立法保护的笑话了。
上一篇:中药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中药文献检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