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杂志》
0 引言
现阶段,国内大部分中药的生产仍以人工为主,直接影响了产品的产量与质量稳定性。为此,在中药生产中合理运用计算机计算控制系统,即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以及连续化,确保中药药品产量,并不断提高生产的合格率。
1 中药生产控制系统结构阐释
在中药生产中引入控制系统的目标就是自动化地监控多种公用系统,集中包括中药提取生产线、中药制粉生产线、空调以及水处理等等[1]。在此系统中,涵括大量监控点以及调节回路,控制对象模块也相对复杂,所以系统本身需具备一定的控制运算能力[2]。由RockwellAutomation 公司所研制的Control-Logix 系统,模块化与小型化特征明显,同时具备较强的网络通讯能力,进而能够在复杂工作环境中运行,且带电维护能力突出,所以将此系统应用于中药生产中,并作为主体控制系统使用。
1.1 系统硬件结构
上位机、执行器、现场仪表和控制站等是组成系统的主要硬件结构。在系统中,合理设置CPU 热备冗余控制站,数量为5 个,主要负责对中药提取生产线和中药制粉生产线、公用系统的控制[3]。因煎煮工段与主控室距离相对较远,所以同样设置现场操作站。各站与扩展机架即可利用Controllnet 控制网实现连接目的。而控制站同样负责浮点运算、模拟控制以及逻辑时序控制等多种功能的运行,借助安全栅隔离后,系统内本安仪表信号即可进入到控制站内。
参考生产工艺和操作监视基本要求,系统内还设置了操作员站以及工程师站,可借助冗余网络以及控制站实现连接目的[4]。而且,各站都能够综合管理系统信息,能够对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故障报警以及参数存档等多种功能进行实时监视,同样可以独立操作系统。操作人员利用人机接口,能够对生产状态和记录的历史事件形成深入了解,更好地控制并调度中药的实际生产。
为确保控制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将双网冗余运用在计算机和控制器通讯中,而控制器则运用的是1:1 的冗余配置方式[5]。
1.2 系统网格结构
在此控制系统中,其网络通讯功能突出,而网络结构则涵括了信息网络、设备网络以及控制网络。
1.2.1 设备网络分析
控制系统中设置超过1000 个的两位式气动阀门,分布在各工艺设备和附近管道之上,集中性较强。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还设置了超过50 个的阀门控制器,利用网桥在控制网上分组挂接,且各阀门控制器能够对两位式阀门输入与输出进行必要控制[6]。
在布局方面,选择使用Devicenet 现场总线,能够使现场的布线与安装等费用与工作量明显减少,安装材料也显著减少,调试与校对工作随之减少。其中,Devicenet 主要是对CAN 数据链路层进行使用的MAC 协议。特别是CAN 协议配置十分灵活,具有报文优先权,在系统范围内数据相对连贯。正是因为Devicenet 的通讯协议是公开的,所以在网络中可集成各厂家设备,开放性特性突出。
1.2.2 控制网络分析
在此控制系统中,控制网络选择使用了Controllnet 网络,其属于工业局域网络,性能理想,且网络标准是IEC实际的通讯速率达到5MB。
网络在生产者模式或者是消费者模式下,通过对时间片技术的运用,即可在原理层面对网络阻塞的问题予以及时解决,使得网络效率显著提升。而且,控制网络的诊断功能极强,冗余配置也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特征[7]。
在对控制网络使用的过程中,CPU 即可监控全部I/O 模块以及Devicenet 模块,同样能够实现彼此间的正常通讯。另外,操作员站与工程师站能够借助控制网络,在特定权限范围内监控控制系统,进而完成组态以及保存信息的任务。
1.2.3 信息网络分析
对于信息网络而言,主要使用的是100MB 的以太网,可保证操作员站、工厂管理网络和工程师站之间信息的有效传输,且实现资源的共享。在对信息网络运用的过程中,能够实现远程监控以及诊断的目标,创建综合实时信息库,使企业在调度与决策方面获得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1.3 系统现场仪表与执行器
此控制系统能够自动化地检测中药生产期间的实际流量、密度以及压力、液位和温度等多种参量,同时科学化地控制两位式气动阀门、气动调节阀门、计量泵和变频器、电磁阀等多种类型执行器,对不同类型的泵与电机同样可加以控制。系统内涵括的阀门、仪表以及执行器都选择的是进口设备亦或是国内的优质产品,具有较高的精准度以及可靠性能[8]。
上一篇:中药和食品中大豆异黄酮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没有了